2019年5月16日9:30,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历史地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主编、首批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周宏伟先生受邀为公司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滇池’‘昆明’与云南的来历与含义”的学术报告。本场报告会由学院成一农教授主持。
首先,周宏伟教授介绍了关于“滇池”“昆明”与“云南”三个地名的既有解释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并借助地理学、地质学、水文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与方法,详细阐释了“滇池”“昆明”与“云南”三个地名的来历与含义。
接着,通过对文献记载中“滇池”的特征与滇池现状的对比,周宏伟教授提出质疑,即文献记述的“乍深广乍浅狭”、水面升降似“倒流”的“滇池”是否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位于云南昆明地区的“滇池”。继而,周宏伟教授详细分析了《史记·西南夷列传》与《本蜀论》中有关滇池附近的地貌形势的记载,并提出,文献中的古滇池当位于今成都平原的观点。在对滇池的语言系属的分析中,周宏伟教授借助上古音韵的发音以及现今粤语发音来观察文献记载中与滇池有关地名的记述,他认为,在汉代,“蜀”即“叟”,而庄蹻所王之滇,实为蜀地。接下来,周宏伟教授通过对“滇池”的上古读音与含义的分析,提出了“滇池”为上古蜀人语言(汉语),其本意应是“大池”“大泽”“天池”的观点。
周宏伟教授认为,在古往今来的地名研究中,“昆明”作为地名的内在含义、出现时间以及首次被使用的地点都是存疑的。通过对“昆明”的语言系属的分析,周宏伟教授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1)昆明族人先是纯粹的夷人,游牧为业;(2)“昆明”族人汉以后加入了汉人,有了农业、定居;(3)“昆明”族人即汉代的“濮(信、博)”人、更人,唐代的磨些人,唐宋以降白蛮、白子、白崖、百夷,摆夷等,是今天部分白族、纳西族、藏族的先辈,其语言当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随后,周宏伟教授辅以上古音韵和藏缅语中“昆明”含义的分析提出“昆明”是为湖滨地的观点。此外,周宏伟教授认为,今天昆明一带被称作“昆明”的时代应不晚于三国时期。
至于“云南”,周宏伟教授先是对其初现的时代与现有的“汉武帝遣使追彩云”之典提出质疑。其后,周宏伟教授通过分析“云南”的语言系属,以及“严道古城”出土文物的形制特点后认为,“云南”符合上古楚人语言(汉语)的表达习惯,是为“云”水之南的意思。
报告最后,学院陆韧教授与成一农教授分别对周宏伟教授的报告进行了评价,肯定了周宏伟教授研究的创新性,也指出了其论证方法的差误以及对历史背景的忽视。本场学术报告拓宽了在座师生的研究视野,有助于其未来深入研究问题时多角度思维的培养。
(beat365在线体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