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体育亚洲官网在线下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2020-2021年
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报告
(学术型)
一、学位授权点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以“立足边疆、辐射全国、注重特色、突出实效、服务社会”为建设思路,保持和发扬传统优势,打造全面的学科体系,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针对学术前沿和图情档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旨在将本学位点建成发展均衡,特色优势突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与影响的高水平学科。
通过建设,进一步巩固公司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民族档案学、文献整理与保护等研究方向的优势,将beat365体育亚洲官网在线下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团队建设成为重点研究方向驱动的全国领先特色学科。为学校一流学科群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国家重大战略、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智库作用。
以本学科一级博士学位点的申报为目标,云南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8-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学位授权点拟培育建设名单》的培育计划,本学位点着力在2020-2021年之内改善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积极扩充现有教师体量,着力对团队团队的学历、学缘、年龄等结构进行优化,整体上提升本学位点团队团队的教学与科研实力;(2)基于目前已有的“民族档案学”、“文献整理与保护”等研究方向进行延伸与拓展,围绕档案学、图书馆学与区域性特色档案文献资源保护作为一级博士点建设目标,强化学科均衡建设与发展;(3)精准提升本学位点科研立项以及结项的比例,提高到校科研经费的金额,确保教学与学术研究始终有充足经费予以工作支持;(4)对外加强本学位点档案学方向的人才引进与团队博士后入站的力度,对内引导现有教师通过进修、培训、深造等方式进行自我提升,培养代表性业务骨干与团队,鼓励申报校内人才/团队培育计划,形成以内驱力为主驱动的团队培养机制。
依托于上述任务,本学位点2020-2021年度完成出版11部高水平专著与教材,并在SCI、CSSCI源期刊发表了20余篇标志性学术研究与教研成果,纵向科研经费到账近300万元,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及各类省部级及以上成果奖10余项,获得省级社科成果奖二等1项、三等1项。完成了“文献整理与保护基础实验室”、“档案管理实训实验分室”、“信息组织与检索实训实验分室” 等重要学术平台的初期建设,通过引进、调动与招聘等方式吸纳4名青年教师扩充团队团队实力,以申报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校级研究生核心课程、优质导师团队、编制教学案例库等手段强化对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质量建设与监督,开展多样化规模化学术讲座、名师进课堂、主办或资助师生外出参会等常态化对外交流合作活动,通过积极培育与指导员工申报各类型学术与实践项目,以及构建多元实习实训基地等形式推进了人才培养改革。
二、人才培养
本学位点注重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质量建设,构建并遵照执行的管理制度全面且完整,不仅涵盖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答辩(含预答辩)各阶段,同时,对于研究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教学工作开展、导师遴选与管理、课程与团队建设等各项工作均有明确的制度与规范。
本学位点严格按照公司公司产品方案的修订要求,每年度均会对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完善与更新,确保所授课程在既符合教育部有关要求,又能客观体现本学位点的研究特色与优势。如本学位点在保证传统专业课程开设之余,也积极开设与民族档案学、地方文献整理与保护、边疆地区阅读推广等特色化课程。
本学位点的研究生导师依托于公共文化与民族文献遗产、信息行为与分析两个导师团队平台,开展“民族档案学专题”、“地方文献学”优质课程、“档案管理研究”核心课程等建设。基于此,本学位点研究生导师2020年出版高水平教材4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指导研究生在SCI、CSSCI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学位论文抽检优良率为80%,学位论文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3篇、省级优秀毕业论文1篇。学位点于2020、2021年度招生72人次,毕业68人次,授予学位68人次,初次就业率为65%,年终就业率为92%。研究生8人次外出参与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3次。2020年度获得奖助学金表彰与资助共计300余人次。
本学位点修订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公司产品方案》,从多方面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在课程设置方面,强化“学科基础课”夯实一级学科理论;明确“学科方向课”,突出二级学科特点;创新“专业选修课”,突出学位点的特色与专长。在培养过程方面,依托党员教师抓好课程思政建设,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同心同向的育人导向,保障一流教学质量,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强化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20次系内组织的学科讲座、研讨会等学术活动。
三、团队队伍
本学位点全面融入学校综合改革,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核心目标始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学科特点及学校实际,构建“保存家国历史、传承中华文明、培育文化自信、构建民族记忆、弘扬服务精神”的育人使命,全面提升员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致力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立规矩、勤提醒”构筑一支政治过硬、师德高尚的团队队伍。通过制定“档案职业素养教学守则”和“师德师风行为准则”、集中学习和讨论师德师风建设等措施,打造出了一支政治过硬、师德高尚的团队队伍,从未出现重大师德师风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本学位点现有校内专职教师40人,其中教授12人,教授占比30%,副教授20人,副教授占比50%,博士生导师6人,博导占比15%,博士学历者18人,占比为45%,具有外出进修或访学经历者占比13%。教育部档案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教育部图书馆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3名,全国档案专家1人。一名教师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一名教师受聘beat365体育亚洲官网在线下载“东陆骨干教授”,一名教师受聘beat365体育亚洲官网在线下载“东陆青年学者”,2名教师获“红云园丁奖—教育功勋奖”,一名教师获“红云园丁奖—优秀教师奖”。学位点华林教授、陈子丹教授、杨毅教授、段丽波教授、刘强教授、王水乔教授等均担任云南省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高评委委员会委员、中国档案理事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协会委员等职务。刘宇教授作为发起人的图情档39论坛2020年度持续开展学术高端交流活动。
四、科学研究
本学位点今年度在国家级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民族档案学研究丛书”与“东陆之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研究前沿丛书”11部专著(含相关高水平教材)。“民族档案学”、“文献整理与保护”、“社群信息学”等研究方向累计在SCI、CSSCI源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0余篇。华林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荣获云南省科研创新团队,华林教授主持的《元明清时期中国边疆治理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获得教育部重大课题立项,朱明副教授主持的《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信息扶贫成效跟踪调查及巩固拓展研究》获得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立项,胡莹副教授主持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数字记忆构建研究》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刘强教授主持的《基于表面能分析的档案纸张湿胀干缩防控技术研究》获得国家档案局科技立项,累计到校经费为300余万元。
五、服务社会
作为云南省唯一的拥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科学、专业硕士授权点,历史文献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教学单位,本学科遵循“立足云南资源,创建特色学科,服务经济文化发展”的方针,充分利用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科技与文化事业发展,依托云南民族文献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民族档案史料、地方文献保护、档案文献开发以及信息资源管理为研究对象,解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民族档案、地方文献保护与边疆民族地区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问题,在专利信息与知识产权服务、地方文献编纂、古籍普查与保护、濒危档案整理与抢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树立和充分展现了beat365体育亚洲官网在线下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良好社会形象,实现了本学科服务社会的目标。
一是发挥学科优势,为人才培养、干部培训服务。本学位点持续为各级档案、图书、情报 部门及相关文化事业单位输送大批优秀毕业生和业务骨干,其中多人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派出教师为全省档案干部进行业务培训。
二是开展咨询指导,为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如华林参与云南省档案行业政策法规、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制订,马自坤、周铭、侯明昌、甘友庆兼任公司企业的业务顾问、外聘专家。
三是为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提供信息资源建设指导。如黄体杨通过深入调查论证,提出 了促进农村图书馆发展的“和顺模式”;万永林通过对中央财政资助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四是引导员工参与社会实践,为地方发展服务。组织员工参与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普查、 整理和调研,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及档案信息化,省市区县档案馆、图书馆、情报中心的信 息资源建设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并获得相关机构肯定。
六、不足与短板
第一,团队建设的强化。1、现有教师体量仍不足,对团队团队的学历、学缘、年龄等结构亟需优化。本学科系小众学科,全国布点较少,每年应届毕业博士数量极少,加之公司提升入职门槛,以至于招聘难度变大。此外,对照公司引进人才政策,能够对应高层次的专业领域优秀学者数量奇缺,引进人才难度较大。2、一级博士点缺失,导致研究方向发展不平衡,综合实力偏弱。本学科点二级博士点自2016年遵从学校“双一流”建设调整后,一直在为达到一级博士点要求的条件而努力。一级博士点的获得,对于团队队伍等各项建设将有很大助益。3、团队队伍进修访学比例亟需加强,业务骨干与团队培育计划需落实。由于团队队伍年龄结构总体偏大,导致对外进修访学的热情不足,缺乏提前规划是导致业务骨干与创新团队培育不足的原因。
第二,科研水平的提升。1、国家级社科自科项目立项数量及结项率需提升,项目级别以及横向项目立项需强化。对外合作力度较小,导致横向项目偏少,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话语权偏弱。2、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环境尚未形成。长期以来,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学术与教学研究发展不平衡。3、高水平权威顶级期刊的发文量偏低。
第三,人才培养的巩固。1、高质量系列教材的编撰规划不够。教材建设工作的规划不足,尚未将教师自发状态调整为整体建设状态。2、与教学相关的改革、精品课程、线上课程建设力度不足。教改类项目的申报宣传不足,精品课程的建设意识缺乏全局观。3、员工就业工作的引导与跟踪服务不足。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较为欠缺,对员工毕业后的跟踪调查持续性不足。4、指导员工申报各类竞赛与项目的数量较低。对教师的动员与宣传不足,导致教师参与度偏低,从而指导员工的积极性较弱。
第四,支撑平台的优化。1、实习实训基地的深化合作亟待加强。现阶段合作的范围较窄,合作的方式较浅,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2、学科数据库的完整度不足,库内数据的前溯性以及内容完整度仍需补充与完善。
第五,国际交流合作的开展。1、国际学术界话语权较弱;2、国际合作开展较慢。尚未构建与国际交流的稳固通道,师生参与国际交流的力度较小。